2013年1~2月全國范圍內涉及醫療信息化、醫院數字平臺建設的IT項目共計60個,總計采購金額超過1.1億元。其中,廣東、福建等地相關衛生系統項目逐步落地,采購項目數較多。由盤點可以看出,我國衛生信息化總體框架“3521工程”建設初見成效。
1~2月各地醫療信息化采購金額排名
地 區
|
采購金額(萬元)
|
項目數
|
廣東
|
2707.0859
|
13
|
上海
|
2444.5321
|
5
|
福建
|
1456.236
|
9
|
西藏
|
1169
|
1
|
山東
|
1079.580474
|
8
|
陜西
|
912.32
|
6
|
湖北
|
270.39
|
2
|
河南
|
265.7238
|
2
|
浙江
|
231
|
3
|
江蘇
|
223.36
|
2
|
貴州
|
176.0035
|
2
|
重慶
|
119.6
|
1
|
北京
|
95
|
1
|
黑龍江
|
39.6
|
1
|
寧夏
|
38
|
1
|
甘肅
|
37.5
|
2
|
廣東領跑
《政府采購信息報》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2月,涉及衛生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的IT采購項目共60個,采購額11319.93177萬元。在所有項目中,廣東省采購項目數以及采購金額都高居榜首,一共13個項目共計2707.0859萬元;項目數第二的為福建省;項目數第三的為山東。而采購總金額居廣東省之后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別是上海市和福建省,采購額為2444.5321萬元和1456.236萬元。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前兩個月中央級衛生醫療類IT采購項目只有1個,為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外網信息系統安全服務項目;其余59個都為地方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
據上海市衛生局介紹,上海健康信息網今年上半年將覆蓋全市600家公立醫院,市民可實現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尋醫問藥、醫療信息互動,醫療機構之間也將全面實現網上檢索檢驗、檢查報告,網上調閱病歷,大大減少重復檢查、重復用藥。這將意味著上海市衛生工作將迎來互聯互通時代。
作為上海醫改的五大基礎性工作之一,2011年3月,上海啟動"基于市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即"健康信息網"),工程的核心是市民健康管理。到2012年年底,"健康信息網"先期試點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實現了6個試點區、全部三級醫院、1萬余個醫生工作站的互聯互通。市級平臺通過對醫療衛生服務有關過程中動態采集和更新居民健康記錄,已建立并維護了全市就醫人群中3000多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現了檔案的自動建檔、自動更新。在6個試點區內,實現了區內社區衛生服務標準統一、功能完善的綜合信息系統,同時開展了依托信息化系統和網絡的業務協同服務,促使區域內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聯動。
業內專家認為,"健康信息網"的建設將給病人就醫帶來便利,也將給百姓的健康管理和就醫模式帶來巨大改變。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將推動數字醫療、公共衛生等業務快速發展。
推進"3521工程"建設
從2009年各地啟動新醫改以來,三年初見成效。通過信息化手段一些地區居民已實現電子預約掛號、增進醫患雙方的溝通與理解,切實享受醫療實惠。
此外,2012年6月,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實用共享、覆蓋城鄉的全國衛生信息化網絡和應用系統,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意見》要求,建設國家、省、區域(地市或縣級)三級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和綜合管理五項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兩個基礎數據庫和一個業務網絡,將三級衛生信息平臺作為橫向聯系的樞紐,整合五項業務的縱向功能和應用,以居民健康卡為聯結介質,促進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國衛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在落實責任方面,《意見》也做出明確規定,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衛生信息化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要內容,將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據了解,通過衛生信息化技術,可以以遠程會診和遠程教育的方式,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之間、城鄉之間能夠共享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提高基層尤其是邊遠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公平性。
注重安全保障
在各地各種醫療信息化建設項目逐步增多的同時,醫療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問題也開始引發思考。由于各級醫院系統要實現信息化,就存在一定范圍內信息資源共享問題,每一個醫院都不再是孤立的"信息島"。而除了衛生系統內部的互聯互通,對外,包括社保部門等也存在一定業務連接,這就意味著衛生信息化也要逐步實現跨部門信息化平臺連接。這些背后,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何保障數據信息不泄露?內外網怎樣實現有效隔離?醫院對外開放的網站等系統如何保障安全?這些問題都是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郭啟全強調,對于醫療衛生行業在迅速推進信息化的同時,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而一些醫院安全事件的發生,都表明醫療信息安全正在面臨新的挑戰。國內就曾爆出利用醫院公共信息漏洞的非法利益鏈條案件,黑客入侵醫院為患者提供的自助打印化驗結果的計算機,竊取醫院用藥信息。黑客再將這些醫院用藥信息販賣給醫藥代表,使他們能夠掌握醫院在藥品招投標時的傾向性,進而左右藥品價格。
面對目前仍然存在的安全漏洞,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信息化重要,信息化過程中的安全保障更為重要。從近兩個月項目中,可以看出,衛生部辦公廳正在開展衛生部外網信息系統安全服務項目。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信息"孤島"時代,安全性問題并不突出。但是隨著"互聯互通"成為"十二五"衛生信息化的目標之后,是否能保障信息安全,已經成為決定衛生信息化成敗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