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IT項目管理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項目進展不順利的情況,有時候項目則會直接垮掉。真正精明的IT管理人員必須要有能力對項目進行預判,并及時加強管理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時還要積累經驗,幫助整個IT團隊吸取教訓。即便是過去做項目成績斐然的一個IT部門,有時候也會碰到啃不動的棘手項目,Transworld Data總裁Mary E. Shacklett在本文中列出了10個處理問題項目的方法。
1、積極溝通
對任何項目而言,在起始階段就必須定下開發和合作的溝通機制,這一點很重要。在項目啟動后要有效地實行開放溝通。項目出現失敗的跡象時,開放的溝通渠道更是不可或缺。項目管理者要跑到利益相關者的辦公室去,解釋該項目為什么行不通。要告訴別人項目會失敗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已經有了良好溝通的基礎,至少可以使一件不容易的事變得稍微容易一點。
2、不要找借口
筆者見過有時候一個項目失敗后,大家都遮遮掩掩的,沒有人出來解釋項目怎么出的岔子和失敗的原因。如果是你負責這個項目,應該站出來收拾爛攤子,承擔責任,不要找諸如 “采購部門未能完成對項目申請文件的審批和簽字”之類的借口,
3、注意項目早期出現的失敗征兆
從表面上看,很多項目都在順利運行,但仔細一點深入地查一下就會知道項目進行得并不順利。精明的項目經理能感覺到一個項目可能失敗。他們會注意項目里的工作人員出現壓力過大的情況和項目任務出現了不應該出項的延遲等跡象。他們看到這些先兆后會立即介入。通常情況下,項目經理可以扭轉項目失敗的頹勢,但有時候也會回天乏術。及早地確認一個項目可能會失敗,提前采取必要行動,就可以有效地減輕該失敗項目的影響。
4、要有及時叫停的勇氣
大多數項目經理都是樂天派,能想出不少好點子,是解決問題的能手,他們能找到辦法成功地完成幾乎每一個項目。但事情也有不好的一面:同樣是這些項目經理,他們面對一個失敗的項目時會誓不言敗。這些人擁有絕不言敗的基因,他們無法明白某個項目是沒有指望成功的。承認一個項目的失敗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旦你確切地知道一個項目必然會失敗后,就要拿出勇氣來,快刀斬亂麻叫停項目,避免更多的浪費。
5、事后分析
這個項目到底為什么會失敗呢?一個項目失敗后,多數人都不愿提起,想忘了這事,此為人之常情。作為項目經理,要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要求你的員工反其道而行之。項目取消后要進行詳細的分析,要在大家還記得細節時開展討論。與團隊成員開會討論時要營造一個理解的、輕松的、友善的環境,這一點也很重要。
6、變弊為利
爛掉的項目也有利用的價值。這些價值可能是一些出自該項目的優良業務規則,這些規則可以用在以后的項目里,或是某個員工在該項目里表現優異,可以在以后的項目里賦以重任發揮其特長。在做項目分析時,要和團隊成員一起找到這些“好東西”,讓他們了解到盡管項目失敗了、沒有達到主要目標,但也產生了價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經歷。
7、檢討各種得失因素
項目經理應該評估自己一方(和其他方)在項目里的表現。雖然項目的重點是具體的東西,多數項目經理也知道政治因素也會影響到項目的進行。不同的因素都可能導致項目失敗,如用戶不合作,或是有內訌,或是IT人員之間不合作,或者外部供應商沒有跟上。由于這些原因,項目經理應仔細檢討各個玩家以及各種政治因素的得失(自己做,不是與團隊成員一起做)。
8、設置返回點
處理失敗的項目有點像駕駛一架戰斗機。應該時時知道項目在什么時候撤退,要帶好降落傘。應該在項目啟動前預先與團隊和利益相關者一起設定一些檢查點。這些檢查點的形式通常是項目周期里的評估分數,項目團隊和利益相關者可以根據檢查點對應的評估分數,有必要時決定是否需要叫停一個項目。在項目里設置這些檢查點可以保證開放的溝通、保證各方參與項目的評估、減少出現不愉快的可能性。
9、制定備用方案
因為無他計可施而要放棄一個項目肯定叫人不爽。因此要準備好一個備用方案,有必要時用上備用方案,不會影響到項目的勢頭。例如,你想建個私有云,但項目進度有些跟不上,或許可以換個思路,找個IaaS(Information-as-a-service信息即服務的縮寫)供應商設置所需的云環境。
10、為項目和預算規劃不同的階段
在設定項目檢查點的同時,應該按段開發項目,按段設定相應的預算。應該將一個項目分成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階段,分段做出相應的預算分配。這樣做以后,要叫停一個花了幾百萬美元、一年多人工的項目就會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