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存儲和交換可以說是云服務和云計算的基礎服務。6月3日-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第七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各路互聯網、存儲、芯片大佬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云計算生態系統現狀和發展趨勢。
破1000億元云計算產業收入驚人
在大會上,據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介紹:“我國云計算產業保持著3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2014年收入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這無疑刺激了云計算產業鏈的快速發展,云計算上下游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云計算要盤活大數據資產,發現價值,顯然已經成為云計算服務商們致力于的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各行各業的大數據規模正在從TB到PB到ZP以三個量級發展。在李德毅看來,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都是機器人的基石,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需要這些技術的支撐。未來,智能機器人需要與云計算相結合。”
云服務提供商顯露頭角
而這段話,剛好與這次大會上各個分論壇參與廠商們的議題相同,其中,PMC主辦一場存儲技術論壇。認為中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市場增量繼續超過全球其他地區。為支持云數據存儲的持續增長,中國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OEM及ODM企業均需要持續探索新的技術、新型機架架構和新的服務器存儲配置。
本次論壇上,來自百度、浪潮、新浪、曙光、憶恒創源的專家將與PMC的專家一起,探討推動云產業發展的存儲技術及架構方案。演講內容包括:百度海量實時數字媒體云、SINA服務器全自動測試方案、數據中心的數據分級存儲、解析OpenPower CAPI及軟件定義閃存系統的關鍵技術等等。
顯然,云計算產業鏈已融合微電子、計算機、通信、軟件、家電、穿戴設備、汽車、機器人等產業。云計算將以產品為中心的產業鏈方式轉變為以服務為中心的方式。云服務提供商已成為整個產業鏈的助教。
三大運營商助力“互聯網+”
“互聯網+”計劃目前作為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正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政企分公司總經理戴忠介紹,超過8000臺服務器、10萬虛擬機為中國移動的云服務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已完成業務支撐域等百余個應用及系統的云化部署,處理超過50PB的數據。“中國移動構建的是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致力于打造移動云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