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聽信OpenStack方面的大肆炒作,就會覺得它簡直就是靈丹妙藥,提供了諸多快速、相對容易、具有成本效益的工具,便于將企業應用程序作為云服務來部署。一些分析師卻不太樂觀,他們認為利用OpenStack建立私有云是項艱巨的任務。
為此,我們采訪了沃爾瑪、時代華納有線和PayPal這幾家大企業的OpenStack開拓者。他們表示,OpenStack已準備好迎來黃金時期,部署到企業的時機業已成熟,前提是弄明白潛在的陷阱和障礙。
你要有合適的人員,要從小處著手,還要準備處理升級、擴展性和易用性等幾個方面的潛在問題。
“構建私有云非常困難”
EMC公司的技術副總裁兼OpenStack董事會成員Randy Bias說:“我認為,考慮到外頭部署了成千上萬個私有云,你很難證明OpenStack存在缺陷、阻礙企業采用它這個觀點。沒錯,許多私有云很混亂。沒錯,是有諸多挑戰,而構建私有云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Randy Bias
Bias說:“你在融合存儲、網絡和計算,添加許多下一代服務,比如軟件定義網絡(SDN)覆蓋系統、對象存儲、第4層-第7層按需網絡和大眾化交換設備及其他系統,并將所有這一切組合起來,就像亞馬遜網絡服務或谷歌云在你自己的數據中心里面做的那樣。這很難很難,需要大量人才,這是個巨大的挑戰,無論OpenStack是不是整個架構的一部分。”
在時代華納有線公司,OpenStack團隊克服了該平臺具有的復雜性,發布了私有云服務,從而改進了公司提供給客戶的服務。
主管云技術和運營的副總裁Matt Haines說:“OpenStack現在是一種成熟的云操作系統;如果實施得到,可用來構建和支持企業級私有云。然而,要成功實施,面臨諸多挑戰。設計、部署和支持OpenStack私有云需要相應的專業知識;廠商們現在剛開始積極提供幫助。如果你決定自己搞,又有專業知識,它在兼顧控制和支持方面確實做得最好。”
PayPal的OpenStack團隊在構建私有云時,也不得不克服了一些障礙:碰到的一個障礙是,與現有的IT基礎設施不匹配。他們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是,慢慢擴建,直到擁有一個完全正常運作的生產環境。不過,云計算和平臺副總裁Jigar Desai表示,這并非易事。
他說:“當然,采用OpenStack方面面臨幾個挑戰。它需要從頭開始建立一套未必與部署的現有系統兼容的系統。以我們為例,我們先將基礎設施的一小部分建立在OpenStack上,準備今后幾年將越來越多的工作負載轉移到該平臺上,逐步增強信心。在此過程中,我們處理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問題,用OpenStack代碼或位于OpenStack上面的平臺即服務(PaaS)層直接解決了這些問題。如今,我們在OpenStack上運行所有生產環境的前端和中間層工作負載。”
盡管有這些例子,分析師們對于這個平臺是否準備好應用于企業仍心存懷疑。
Lydia Leong
知名調研公司Gartner的分析師Lydia Leong說:“OpenStack是由許多工程師匆匆拼湊起來的。它也忍不住想與三大公有云廠商: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一較高下;它們行動都非常迅速,準備更換大部分的數據中心和企業IT架構。與之相反,OpenStack并不適合構建全新的系統。”
她說:“一大問題是,人們對OpenStack的看法好比是2008年時對亞馬遜網絡服務公司的看法。但是,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已進入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因為它們構建了完整的平臺,還有產品經理。它們不是由委員會構建的。它們的目光更加專注。”
不過有些IT主管已為OpenStack撥出了資金和人力,恪守這一愿景:開源私有云服務為公司帶來好處,尤其是如果他們愿意不再依賴第三方云服務提供商而自行其事,那么對他們來說,廠商加大參與力度倒不是件壞事。
沃爾瑪的電子商務部門WalmartLabs使用OpenStack構建了一部分開源開發產品。據云運營和技術高級主管Amandeep Singh Juneja聲稱,OpenStack強大的成員社區可以幫助IT經理化解其復雜性。
他說:“與任何開源項目一樣,只有舍得花錢獲得人才和培養人才,才有可能獲得所有的好處。許多企業公司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如果實施OpenStack,就要放棄舒舒服服讓大廠商支持自己的這種便利。最近,由于越來越多的大規模廠商參與、貢獻和支持OpenStack項目,這個問題一直在得到改善。這已幫助許多企業克服了試用OpenStack的最初障礙。”
OpenStack云操作系統
他說:“在早期時候,我們將OpenStack環境嵌入到自主開發的裸機基礎設施中時遇到了一些問題。另外,從專用的基礎設施遷移到共享的基礎設施也需要開發文化方面進行重大轉變。另外,由于沒有許多監控和指揮與控制工具,更是難上加難。然而,一旦我們跨過了這道坎,我們完全看到問題的數量和難度都有所減少。比如說,我們從OpenStack的Havana版本升級到Juno很順暢,沒有計劃或意外的停運或停機時間。”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EMC、時代華納有線公司、PayPal和沃爾瑪都有閑錢來招聘新員工,必要時對員工進行再培訓,以實施新技術。它們有足夠的資源來消除障礙,而比較小的公司或者IT資本比較少的公司可能無力消除障礙。后者可能更喜歡繼續選擇或簽約第三方廠商或服務提供商,運行其私有云。
達成的共識是,先決定部署內部私有云,其次從VMware或其他虛擬機環境遷移過來,第三有懂得安裝、管理和運行OpenStack的員工,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管理班子的大力支持。
然而,對于規模像PayPal這樣的企業來說,OpenStack的好處遠遠大于感知或實際的缺點。
Desai說:“我們的實施之旅從五年多前開始,當時與眾多商家合作,也考慮了眾多商家,因為那時候業界還沒有認為OpenStack準備好迎來黃金時期。PayPal在網站上有1500多個應用程序,它們都需要和諧運行。面對這樣復雜的一套基礎設施,你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投入到云端。得在一段時間內不斷摸索,看看哪些工作負載與你的系統兼容。從標準化的傳統基礎設施改為一開始就自動化的基礎設施是重大的轉變,會存在相當多的問題。比如說,我們想在沒有停機時間的前提下升級OpenStack,這方面就面臨難題。我們在增加或減少數百個應用程序服務時,也繼續看到個別可靠性問題。借助適當的配置、監控和彈性架構,這些問題可以解決,但是這需要相當多的內部人才。”
“你需要了解細枝末節”
今年5月,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得出結論:OpenStack已準備好應用于企業,前提是用戶知道將要面對什么。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分析師Lauren Nelson聲稱,正是OpenStack社區成員大肆鼓吹,加上媒體長篇累牘的報道,弗雷斯特才決定擬寫這份報告。
Lauren Nelson
Nelson說:“外頭有上百萬篇新聞稿和新聞文章說,OpenStack適用于企業。我們的報告一方面是為了回應那些夸大其辭的文章。一些問題并沒有著重提到,比如OpenStack的擴展問題。我們不想博眼球,也不想追求轟動效應。OpenStack基金會希望實現的目標與OpenStack實際實現的目標之間存在差異。正如我在報告中所說,雖然OpenStack從許多方面來看已準備好適用于企業,但是你需要了解細枝末節。”
OpenStack用戶應該準備面對復雜情況,但不用愁得不到幫助。她補充說,如果與OpenStack一起使用,一些新產品(比如Docker和CloudFoundry)可以讓私有云的開發變得更容易。
需要合適的人來做這項工作
很顯然,OpenStack已很成熟,足以用來部署內部開源私有云。可問題是,很難找到勝任這項任務的IT員工。就算現有的員工精通分布式計算,想成功地部署OpenStack云,更不用說將數據中心和IT基礎設施的大部分轉換色成云服務,還是需要招聘新員工,以便助一臂之力。
韋里遜云公司的首席技術官Ryan Shuttleworth說:“就因為OpenStack對大企業來說是切實可行的云開發平臺,并不意味著它就準備好用于企業。你需要那些接觸它的人擁有讓它順利運行所需的相應技能。之后,還要進行升級,你不需要靜態云。你需要能夠以不同的方式來調整并整合它,你也根本不可能讓習慣于運行VMware的人做這項工作。但是功能特性已儼然很成熟。”
Shuttleworth表示,如果企業在構建云應用程序方面有經驗,就比較容易解決遷移到OpenStack時出現的棘手問題。
他說:“如果你之前在云端構建過分布式彈性應用程序,你就會明白,現代云架構的一些元素與堆棧式應用程序的那些元素全然不同。如果你把OpenStack扔給習慣于開發傳統應用程序的團隊,他們會非常困惑。但這不是OpenStack固有的問題,而是整個私有云固有的問題。”
時代華納有線公司是一家大企業,擁有所需要的背景知識。Haines為正考慮將企業應用程序遷移到OpenStack云的那些人給出了自己的忠告。
建議為OpenStack配備的人員
來源:EMC公司的Randy Bias
Haines說:“考慮OpenStack員工時,你要問清楚打算如何部署云。廠商可以替你部署(即所謂的白標廠商),那樣一來,云由廠商支持。這種情況下,你只需數量極少的員工,就像VMware團隊的規模那樣。另一方面,OpenStack的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因為它是開源技術,你可以自己搞,而不是有勞廠商部署某項特定的功能。然后可以找社區求助。但是你需要能會這個的員工。同時,即使像我們這樣大規模的OpenStack部署系統,我們的團隊也只有20人。20人的團隊其內部成本可能高于三四人的團隊使用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但是有利也有弊。如果你采用后一種方案,就得支付許可費。20個精心挑選的人就能管理好部署的OpenStack系統。”
另外,還要有這個心理準備:被迫從有限的人才庫當中挑選OpenStack的團隊成員,其他許多公司也在爭奪這些人才。OpenStack需要一套廣泛而深奧的編程知識,還要有通曉Python、SDN、分布式計算、虛擬機、開源軟件等方面知識的支持員工。
在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Muehl表示,與開源社區協作和密切合作也是OpenStack團隊成員所要具備的關鍵素質。
他說:“理想的團隊習慣于在開源軟件環境下工作。它們與OpenStack社區密切合作,并通過諸多渠道積極參與,比如運營方召開的會議、郵件列表和聊天室。他們還貢獻文檔、軟件錯誤、評論,甚至貢獻代碼。只有保持消息靈通,團隊才能常常避免從事重復性工作,迅速了解什么適用于其他人。非常幸運的是,我們建立和維護的團隊就具備這些素質。”
Desai在開始物色專門構建、部署和維護雅虎私有云的員工時,遇到了類似問題。
他說:“說到招聘員工,OpenStack需要條件稍微不一樣的人員。通常而言,如果員工做過基礎設施和系統管理,分布式技術方面又擁有扎實技能,就能勝任這個角色。但是遺憾的是,這樣的技能很難找,自云計算在過去五年大行其道以來,這樣的人才一直是搶手貨。”
據EMC的Bias認為,如果你著手構建OpenStack云,預計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任務未必歷時很久。
他說:“部署OpenStack的社區版并非小事。致力于走這條路的企業會需要10人到30人,具體取決于大規模生產云(比如包括10個到20個機架)所需的技能水平。如果你獲得的是基于OpenStack的產品,情況就大不一樣。比如說,一家大型零售商使用Cloudscaling產品(Cloudscaling剛被EMC收購),搭建起了一個20個機架的云,只用三個人在短短三星期內就搞好。這個速度特別快。”
OpenStack為應用于企業而改進
IT經理表示,除了添加一流的OpenStack團隊外,最近穩定性、升級及其他實際或感知的缺點方面都有所改進,只會幫助它在企業獲得一席之地。
WalmartLabs的Juneja也認為,OpenStack未來一片光明。最近備受眼目的新增特性包括,用于度量和計費的Ceilometer以及用于裸機配置的Ironic。
他說:“這些年來,OpenStack不斷適應更新穎的技術。它在推出更新穎的項目,積極應對消費者的要求,這也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雖然OpenStack不斷發展,但也并非沒有問題。幾個項目發布過早,有時缺少足夠完整的說明文檔,有時軟件錯誤太多;不過總的說來,OpenStack處于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