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互聯網+打車”,不禁讓人想起2014年硝煙彌漫的燒錢補貼大戰。這場燒錢大戰,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標桿性事件,它開啟了“互聯網+”的新玩法。此次大戰過后,業內不少公司表示與其把錢花在廣告上不如直接讓利給用戶。近日,繼互聯網打車后,智慧停車領導品牌ETCP率先在停車O2O行業內發起億元巨額補貼行動。打車燒錢未熄,智慧停車補貼又起,這就是互聯網的玩法。
“互聯網+”開啟了智能停車新時代
隨著“互聯網+”的滲透,智能停車O2O成為繼打車O2O之后又一創造神話和奇跡的行業。“互聯網+”開啟了智能停車新時代,并為中國停車場管理行業帶來一場革命。“互聯網+停車”與各種打車應用相類似,通過“互聯網+”將分布在城市不同位置的停車場進行資源整合,利用信息技術將其盤活,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集查詢、預訂、繳費、錯時停車等一體化的云停車服務平臺,為車主提供車場導航和車位導航等相關查詢服務,提高停車場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車位利用率,幫助停車場管理方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用戶解決停車難停車貴的問題。
停車O2O經過上半年的快速發展,在前期的“圈地運動”過后,各家停車應用紛紛出招大舉攻城略地。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公司大舉全勝、墊定了絕對的競爭優勢,如ETCP,也有的公司因為選錯了O2O模式而關門停擺,如蘿卜停車等。
打車燒錢未熄 停車補貼又起
與“互聯網+打車”一樣,“滴滴打車”(如今改名為“滴滴出行”)起步時簽下出租車公司后,最終引爆打車O2O的還是眾多的C端消費人群。停車O2O歷經前期的圈地運動后,最終也回歸到車主身上來,畢竟最主要的停車難題仍集中體現在車主端。
相同之處不僅于此,如今,停車O2O行業翹楚ETCP即將開啟補貼燒錢模式,這是否意味著停車O2O行業也將掀起補貼大戰,值得我們關注。

據了解,ETCP本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啟的補貼行動投入達1億元。車主注冊“ETCP停車”APP或關注微信公眾號,通過綁定車牌等操作,可獲得高達100元的停車券。據了解,這些停車券可以在ETCP遍及全國的2000多家智慧停車場使用,實現不停車電子支付的暢快停車體驗。
據了解,在啟動此次補貼前,ETCP也一直對車主端進行補貼,但補貼額度相對較小,車主在注冊后,即可獲得2張6元的停車券。然而,ETCP此次的補貼一次性達到百元級別,除此以外,車主在使用補貼直接低扣現金支付后,更可通過分享,邀請其他車主注冊,獲得更加豐富的補貼。
滴滴燒錢靠干爹 ETCP緣何燒得起
滴滴快的用錢干掉同行40多個競爭對手;北京第一個打車軟件搖搖打車,在燒錢大戰前被秒殺;造成這一切重要原因就是資本的差距——搖搖打車沒有像滴滴一樣找到一個有錢的干爹。
ETCP率先在“互聯網+停車”業內發起的億元補貼,究其原因,其獲得資本的支持尤為重要。
據了解,在停車場跑馬圈地的較量中,ETCP憑借其優異的商業模式、富有執行力的創業團隊、對互聯網的準確理解以及對停車場的多方面認知,獲得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參與的A輪融資。據了解,其A輪融資由SIG、易車網、源碼資本、經緯中國和商企界知名投資人聯合投資,資金超過5000萬美金,是停車O2O行業目前公布的最大一筆。據內部人士透露,在明年初,ETCP或將公布其B輪融資,額度或超過1億美金。在這個資本寒冬下,ETCP如此的“逆市上揚”豪取巨額融資,或許預示著在未來的“互聯網+出行”行業內,其他對手將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