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24日,2019北京國際電視技術研討會(ITTC會議)在北京如期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閻曉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司長楊杰、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等領導出席會議。中科大洋受邀參加此次盛會,與來自技術研究機構、移動通信公司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的媒體朋友們共聚一堂,交流分享科技創新經驗,共謀全媒體發展大計。
圖為ITTC會議現場(圖片轉發自ITTC組委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閻曉明
此次盛會以打造“5G+4K+AI”智能化新型媒體,建設自主可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全媒體平臺為主題,通過演講交流、應用體驗、技術觀摩等形式,全方位解讀5G網絡的發展趨勢、5G+4K云制作生產流程、5G+VR“浸入式”場景體驗、人工智能助力媒體內容生產等當前科技熱點,促進全媒體發展。
中科大洋副總裁商同
中科大洋副總裁商同在會上帶來了題為《5G環境下移動直播技術與應用》的演講,主要討論5G環境下實現基于Streaming和File的節目制播技術路線和工藝模式,涵蓋4K、AI和IP化等技術方向,并結合央視混合島融合媒體直播互動項目,分享超高清移動外場直播應用中的實踐經驗。
商總的演講內容具體分為3個方面:
“5G與4K在廣電網絡生態中的定位”
“5G廣播電視業務融合的三個階段”
“5G+4K移動制播業務實踐”
正如大家所知,5G的低延時高帶寬無疑將為超高清視頻業務帶來廣泛影響,那么5G在未來廣電網絡生態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商總用了3個不同國家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
歐洲EBU采用取代形式
美國NAB選取互補形式
中國采取賦能的形式
商總表示,目前5G與廣播電視業務融合有三個階段,分為業務接入、業務整合和業務創新,并詳細闡述了二、三階段的問題痛點與解決方式。同時,商總還用圖示的方式以大洋4K全能機、臺內制播系統、大觀視頻云平臺等為例,向在場來賓介紹了4K·5G·AI在內外場的協同構架。
此外,商總還結合大洋在央視混合島融合媒體直播互動項目中的表現,分享了超高清移動外場直播應用中的實踐經驗。其中一個案例便是在“中華龍舟賽長沙站”中,大洋全能機家族的最新產品——eStudio 4K全能機,跨越1400多公里,將賽事信號從長沙傳回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且保證了40Mbps碼流在120分鐘直播期間高可靠傳輸,為觀眾帶來了近似于電影級的視聽效果,這也是業內首次在專業體育賽事中實現4K HDR新媒體轉播。
商總總結道,15年前,大洋發布了第一塊自主研發的Redbridge 紅橋卡,到目前為止,大洋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和硬件產品都已實現自主可控。面對著復雜的國際環境、貿易環境,掌握核心技術才是自主發展的硬道理。未來,大洋將繼續踐行“賦能媒體,點亮生活”的企業使命,秉承匠心精神,提升技術產業鏈中關鍵環節的自主性,強化核心產品國產化,與廣電臺和其他友商一起聯手,把國家的廣播電視事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