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共享單車的發展,目前存在越來越多隨意停放的問題需解決,針對以上問題,我司將推廣運用電子圍欄新技術,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力爭實現電子圍欄停車區全覆蓋。
我司提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共享單車管理系統,更好的解決以上問題,有效提高共享單車服務水平,并為交通部門提供良好的管理方式。
二、系統方案設計原則
-
Ø 經濟性
考慮到共享單車智能管理系統的整體造價及其本身的投資回報期長的特點,應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整個系統的成本。
Ø 可靠性
采用有效的高科技措施,在設備選型和系統的搭配中保證整體的穩定性,盡最大限度防止共享單車損失。
Ø 可維護性
可維護性是保證系統正常使用的重要影響因素。
可維護性包含二層含義:
a、解決共享單車歸還難得問題,共享單車全新“無樁模式”。
b、規范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解決單車隨意停放問題(非法占用位置),維護公共交通秩序。
三、系統硬件組成
系統硬件主要包括車輛識別基站、停車感應器、電子信標等。
(1) 車輛識別基站(4G傳輸)
-
新一代基于物聯網技術基站設備,用于智慧城市物聯網網關接入,結合物聯網電子信標、后臺系統形成完整的組網系統。車輛車別基站實現數據采集,以太網、3G/4G方式多種上傳方式,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至管控后臺,保證數據傳輸的一致性、完整性、保密性。
(2) 電子信標
電子信標為雙芯片設計,平時不工作,停放到規定的停放區域后信標定時向外發送信號。該產品具有超低功耗,使用壽命長,平均成本低,免維護,并且對人體安全、健康,無電磁輻射污染,使用更安全等突出特點;標簽內置一塊電池,正常情況下能用三年以上。
(3) 停車感應器
停車感應器可提供2條感應帶,每個感應帶最多可感應長25米寬2米高2米的感應區域。
停車感應器所發射的信號可以是連續的或脈沖式的,電子信標的工作模式也可以是連續或脈沖式接收的,因此對于不同的環境可以通過調整工作模式和參數達到不同的識別速度、識別能力。在速度和功耗之間取得良好的性能平衡。
四、系統原理
電子信標嵌入到共享單車上,將信標與共享單車信息通過數據庫進行綁定;單車歸還時,單車進入感應區域,系統判定為合理停車,即可關鎖結束,停止計費;當單車未按照規定停入感應區域將無法關鎖且單車繼續計費。如下圖:
五、系統功能
用戶管理:實現對使用系統的用戶的權限管理等功能;
信標管理:實現對智能信標的管理功能,包括信標檢測、發行、延期、恢復、更換、回收、人工出場、信標資料、卡片初始化;
數據查詢和統計:實現數據查詢和統計功能,對當前單車停放情況統計查詢;
共享單車位置管理:實現操作員對單車的位置管理功能,同時存儲記錄。
管理人員可根據共享車輛增減,隨時修改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同時,利用信標可實時記錄每天停車區內的車出入情況,進行數據統計,為交通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數據信息。
六、系統亮點
-
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便民服務實踐中
-
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實現對共享單車的規范化管理
-
系統通用性好,全自動精細化管理,體現科技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
電子圍欄管理,體現長久持續的管理理念
-
移動探測,靈活管理
- 共享單車智能管理項目采用了全新的物聯網技術,使該系統實現了全自動精細化管理,為交通管理部門解決了共享單車隨意停車一大難題,為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并大大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