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圖書館管理體系,通過引入云計算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將傳統圖書館的功能進行提升,以實現圖書管理工作的智能化。
一、通過引入云計算技術,將整個圖書館的管理納入一個整體系統,極大地方便了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降低了整個圖書館軟硬件系統的配置成本,提高了整體管理的效率。
二、通過引入物聯網RFID技術,實現了圖書借還管理、圖書盤點等工作的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效率,減少了勞動量。
該系統以一個圖書館綜合管理軟件為平臺,整合了紙質圖書的借閱、儲存管理、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管理以及圖書館的日常辦公和安防等管理項目。其中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管理和圖書館的辦公系統納入云計算管理平臺。不僅可以管理圖書館常見的電子文獻數據庫,還可以將各種視頻資源以及在線教育資源納入該管理平臺,真正給讀者全方位地呈現各類數字化信息資源。
將云計算技術引入圖書館管理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1.簡化桌面終端的硬件配置,引入云桌面終端,通過服務器的整合,減少初期硬件采購成本。
2.簡化服務器的部署、管理和維護工作,降低管理費用。極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量。
3.提高服務器資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服務器的計算能力。
4.通過降低終端空間占用、減少終端散熱以及電力消耗等,節約系統運營成本。
5.通過動態資源配置提高整個IT系統對業務工作的靈活適應能力。云桌面管理系統具有負載透明可均衡、動態遷移、故障自動隔離、系統自動重構等高可靠性服務器應用能力,可以減少服務器或應用系統的停機時間。
7.支持異構操作系統的整合,支持原有應用的持續運行。
8.可以在不中斷用戶工作的情況下進行系統更新。
9.支持快速轉移和復制虛擬服務器,實現簡單便捷的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圖書館RFID屬于物聯網技術。該技術的功能結構如下圖所示:
RFID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將RFID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一項革命性變革。該技術不僅對圖書館管理模式有所創新,而且對實現圖書館與讀者互動的人性化服務,提高館員的工作效率,加強圖書藏、借、閱一體化的功能,增加圖書館的安全性、準確性、可靠性和擴展性,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與傳統的條形碼+磁條圖書管理系統相比,RFID系統具有如下優勢:
1. 圖書借還、盤點等處理速度大大提高。使用條形碼系統,進行上述操作時一次只能掃描一個條形碼,處理一本圖書。而射頻識別技術支持批量處理,RFID閱讀器可以實現多個射頻標簽的的同時識讀。RFID自助借還系統一次可實現多本圖書的自助借還,并且不會出現基于條形碼和磁條技術的漏洞,大幅度提升了圖書館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減少了讀者的等待時間。因此RFID系統在圖書的自助借還、圖書的快速盤點、查找、亂架圖書的整理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2. RFID標簽抗磨損能力強。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多次使用后易產生磨損和污染,造成識別困難。RFID射頻標簽芯片經過嚴格的封裝,可采用不干膠粘貼或者芯片內置方式把電子標簽放置在書籍當中,故芯片對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防御能力,且不易磨損。
3. RFID標簽的可重復利用性好。紙質印刷的條形碼信息無法更改,而RFID射頻標簽芯片內存儲的數據可以多次執行修改、刪除和更新等操作。
4. RFID標簽信息可穿透書頁等屏障被閱讀。在被各種障礙物遮擋的情況下與RFID芯片進行通信的高頻或超高頻電磁波能夠穿透諸如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保持通信信號暢通;而條形碼識讀時,激光或紅外識讀儀器必須近距離直接對準條碼,不能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識讀條形碼。
5. RFID系統數據存儲容量大。一維條形碼的容量只有50字節,二維條形碼可儲存容量最大不過是2至3000個字節,而射頻標簽最大容量可達數兆字節,可以儲存大量的圖書信息。
6. RFID系統安全性能高。由于RFID承載的是電子式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經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被偽造及篡改。
智慧圖書館是一項融合多學科多種技術的綜合性工程,是各種新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具體運用,其具體內容根據用戶的要求而定。通過引入智慧圖書館技術,可以實現圖書館工作的高度智能化和平臺化。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