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應急系統概述
1、系統概述
應急通信系統是滿足目前及今后政府處理重大事故、自然災害等應急指揮的需要,同時滿足政府日常工作及應急管理的要求,是政府應急指揮平臺的核心。應急通信系統應滿足同時處置多起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的需要,實現信息采集、預測預警、智能方案、指揮調度等功能。
政府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要實現叫得應、看得見、聽得到。這就要求政府應急指揮通信系統要具有如下建設要點:
1)電信級可靠性
關鍵網元如主控MPU板,電源板等1+1冗余熱備,保證系統在復雜條件下,長期穩定運行。
嵌入式軟交換硬件架構
2)綜合多平面交換
核心應急平臺是應急通信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到應急通信系統的應急處理效率與應急處理效果。大容量“IP軟交換+ TDM時隙交換+1000M數據交換”的多平面交換模塊保證了信息流的無阻塞快速交換,系統容量支持不少于10000用戶。其中時隙交換具有低延時、接續快、高可靠的特點;并利用軟交換的業務和承載分離特性靈活實現多業務,實現了集有線/無線調度、多路傳真、短信、多媒體圖像接入、GIS、GPS接入等一體的綜合統一調度。
3)綜合調度界面
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應在各專業通訊系統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完成跨網呼叫與調度,方便應急管理工作中的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等功能,能夠提高應急工作效率,實現對各級應急平臺的協同統一指揮。
4)互聯互通
系統智能選擇數字中繼(NO7、PRI、NO1、Q),環路中繼,E&M中繼,音頻接口、IP路由、保證任何地方、任何終端、任何環境都能互聯互通。包括與指揮大廳音響中控系統、固網、專線、無線、衛星、集群、廣播網絡的互聯等。保證在跨部門的應急事件的統一處理過程中指揮中心能與各職能部門,各個現場之間的通暢的通信。
5)多媒體通信能力:
政府應急指揮通信系統能融入IMS網絡,借助公眾多媒體網的通信能力,延伸出各種通信手段,使用戶在救助現場可以及時獲得數據、語音和圖像,從而幫助有效決策事件。
具備多方會商、大容量并發數字錄音、短信、多路傳真、視頻調度等功能
6)可追溯
應急指揮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可保存,如錄音錄像功能,保證應急事件可查詢、可管理、可追溯
7)前瞻性
系統設計要充分考慮到未來必然提出的潛在需求,要考慮到未來容量及業務的擴展,具備模塊化的可擴展結構。
8)動中通
為滿足不同應用環境的實際需求,整個系統分為中心型系統和車載型系統,中心型系統主要部署在指揮中心;車載型系統可以安裝在大、中、小各種類型的車輛上,滿足機動通信及應急現場復雜條件下的對各種通信終端指揮應用.
9) 低功耗
核心應急調度平臺總功耗<50W,為緊急情況下使用UPS電源、太陽能供電提供了更長時間的應急通信保障,這在異常情況下是無價的優勢,符合低碳潮流、綠色環保。